
近年來,全球石油行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石油公司從煉油廠賺取的錢越來越少,而全球石油需求正處于轉折點。這一趨勢在各大石油公司近日公布的財報中得到了明顯體現。
據最新數據顯示,埃克森美孚、雪佛龍、殼牌、英國石油和道達爾能源這五家國際石油巨頭在2024年的總利潤與前一年相比減少了200億美元。其中,英國石油(BP)的全年利潤同比下降了35%,僅為89.15億美元,而第四季度的利潤更是大幅下跌61%,創下自2020年以來的最低季度利潤,僅為11.69億美元。殼牌(Shell)2024年的調整后盈利為237.16億美元,盡管依然可觀,但同比下滑了16%。雪佛龍(Chevron)的凈利潤為176.61億美元,同比下降17.35%。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盡管依然以336.8億美元的凈利潤領跑,但也同比下滑了6.5%。道達爾(TotalEnergies)的調整后凈利潤為183億美元,同比下滑幅度更是達到了21%。
這一輪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下游煉油業務的利潤大幅縮水,特別是第四季度。埃克森美孚的煉油收入從2023年的121億美元暴跌至2024年的40億美元,煉油利潤降幅高達67%。雪佛龍的情況更為嚴峻,其全球工廠的煉油收入僅為17億美元,利潤降幅更是達到了72%,甚至自2020年以來首次出現虧損,未能達到華爾街的預期。為此,雪佛龍首席執行官邁克·沃思宣布將裁員20%,即近9000名員工可能受到影響,并計劃減少2025年煉油廠的定期維護以降低成本。
邁克·沃思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已經在2024年看到了利潤率下降的趨勢,并預計這種趨勢將持續到2025年。這并非個例,而是全球煉油行業面臨的普遍現象。隨著2024年全球煉油能力的增加,以及需求增長的放緩,煉油利潤率遭受了嚴重損害。
美國分析公司標普全球的石油市場專家吉姆·伯克哈德指出,在過去的150年里,石油需求持續上升,但這種情況現在正在發生改變。疫情后,石油公司們曾預期需求能夠迅速增長,因此大幅擴產。然而,現實卻遠未如預期般樂觀。經濟增長急劇下滑,需求低于預期,這使得煉油業務陷入了困境。
殼牌公司雖然沒有退出煉油業務的計劃,但也表示沒有擴張的打算。2024年,殼牌出售了其位于新加坡的煉油和化工中心,并計劃關閉位于德國的另一家工廠。同時,殼牌第四季度的利潤幾乎比上年同期減少了一半,部分原因也是煉油利潤率下降。
上游石油和天然氣產量的增加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煉油利潤下降對石油巨頭的影響,但獨立煉油商也未能幸免。Phillips 66第四季度的利潤從2023年同期的12.6億美元暴跌至800萬美元,而Valero公司的煉油利潤在第四季度也下降了73%。
面對利潤的大幅下滑,石油巨頭們不得不重新調整發展戰略。由于在可再生能源業務上的回報微乎其微,這些公司計劃縮減在低碳業務板塊的投入。BP表示,由于去年利潤大幅下降,它將“從根本上重新調整”其戰略,縮減可再生能源項目,增加上游石油和天然氣產量。事實上,BP已經在縮減可再生能源的規模,去年12月,它將大部分海上風電資產整合到與日本最大的發電企業Jera的合資企業中,并計劃到2030年將之前對可再生能源的100億美元投資承諾削減一半。
殼牌公司也曾承諾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力公司,但面對現實壓力,該公司基本上停止了對新海上風電項目的投資,并削弱了碳減排目標。全球能源行業正處于轉型期,各大石油公司面臨著在保持盈利的同時削減排放的壓力。每家公司都在努力尋找傳統油氣業務和低碳投資之間的平衡,以適應行業變革的新常態。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