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開年首月,國內煉油行業面臨嚴峻挑戰。盡管煉油產品在收入上實現了環比上漲,但受國際油價飆升的影響,成本端漲幅更大,導致國內煉油廠綜合煉油利潤呈現同比、環比雙降的態勢。
據卓創資訊數據監測模型顯示,2025年1月,國內煉廠綜合煉油利潤僅為156.19元/噸,較上月降低了157.28元/噸,降幅高達50.17%;與去年同期相比,也降低了109元/噸,降幅為41.1%。這一數據清晰地反映了國內煉油廠煉油效益的持續欠佳。
1月份,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對國內煉油成本產生了直接影響。歐美原油期貨價格整體呈現“倒V”走勢,但月均結算價格環比均有所上漲。其中,WTI原油期貨的月均結算價環比上漲7.75%,布倫特原油期貨的月均結算價環比上漲7.14%。受此影響,國內煉化企業的原料采購成本也相應提高,1月國內煉油綜合成本達到5598.5元/噸,環比增加399.7元/噸,漲幅為7.69%。
盡管煉油成本大幅上升,但煉油產品的收入在1月份仍然實現了環比上漲。這主要得益于氣溫下降、元旦和春節等假期的提振,以及國際油價的持續震蕩上漲。特別是汽油和柴油這兩大主要煉油產品,其均價環比均有所上漲。其中,汽油均價環比上漲701元/噸,柴油均價環比上漲119元/噸。這直接保證了煉油總收入呈現上漲走勢,但漲幅相對成本仍然偏低。
然而,進入2月份,國內煉油廠的綜合煉油利潤或將繼續下滑。據卓創資訊預測,歐美原油價格有望延續偏弱行情,這將導致國內煉廠煉油成本整體呈現下滑態勢。但在收入端,由于國內柴油剛需降至最低,且從季節性因素及目前國內基建情況來看,短期內需求預期難有實質好轉;而汽油剛需雖然相對活躍,但隨著工廠復工、學校復課,汽車出行將明顯減少,剛需也將隨之減弱。
此外,2月份以來,部分受制裁油輪在山東部分港口可實現靠泊,這一新變化或可進一步緩解市場對于山東獨立煉廠原料短缺進而影響成品油資源供應的擔憂。這些因素綜合作用,預計2月份國內成品油價格或以下行為主,且跌幅有望超過成本跌幅。加之銷售端減弱,預計煉廠綜合煉油利潤大概率環比下降。
總體來看,2025年首月國內煉油廠利潤雙降,而2月份的前景仍然不樂觀。國內煉油行業需要密切關注國際油價走勢和國內市場需求變化,以制定合理的經營策略應對挑戰。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