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安哥拉退出后,歐佩克有12個成員國,,石油產量約為2700萬桶/日,約占世界原油市場的27%。豐業銀行分析師表示,安哥拉產量占比歐佩克不到4%。安哥拉緊隨厄瓜多爾和卡塔爾的腳步,這兩個國家分別于2020年和2019年退出歐佩克。
路透社周五的一項調查顯示,由于伊拉克、安哥拉和尼日利亞的石油產量增加抵消了沙特阿拉伯和更廣泛的歐佩克+聯盟其他成員國為支持市場而進行的持續減產,歐佩克12月的石油產量有所上升。
根據追蹤廣泛航運、流量和生產數據的調查,石油輸出國組織上個月的日產量為2788萬桶,比11月增加了7萬桶。產量比去年同月下降了100多萬桶/日。
這一增長發生在2024年歐佩克+進一步減產和安哥拉退出歐佩克之前,這些變化將降低1月份的產量和市場份額。由于產量限制和成員國離開,歐佩克的市場份額已經在下降。
調查發現,12月,伊拉克和安哥拉的日產量增幅最大,達到6萬桶,這兩個國家都促進了出口。尼日利亞還將更多的原油運往國外,不過其新的丹格特煉油廠尚未開始生產石油產品。
調查中的兩位消息人士認為,安哥拉的增長是一次性的,可能無法持續到1月份。而由于經由土耳其的北部原油出口持續停止,伊拉克仍有大量離線生產。
調查發現,在產量較低的國家中,沙特阿拉伯將產量略低于900萬桶/日。這是因為它作為最大的出口國延長了自愿減產100萬桶/日來為市場提供額外支持。
調查也顯示,伊朗12月出口下降,伊朗產量較11月創下的五年高點略有下降。盡管美國仍在實施制裁,但伊朗在2023年實現了歐佩克最大的產量增長之一。
歐佩克的產量仍低于目標產量近60萬桶/日,這主要是因為安哥拉和尼日利亞缺乏以目前目標水平開采石油的能力。安哥拉退出歐佩克以及尼日利亞2024年的新配額應該會使實際產出接近目標水平。
路透社旨在跟蹤市場供應的調查基于外部來源提供的航運數據、Refinitiv Eikon流量數據、Petro Logistics和Kpler等跟蹤流量的公司提供的信息以及石油公司、歐佩克和顧問提供的信息。
第八屆中國潤滑油技術創新及行業發展論壇暨中國(廣州)潤滑油行業供應鏈產有品與技術展將于2024年3月6日-8日在廣州召開!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