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沙特宣布7月份開始實施的自愿額外減產日均100萬桶原油的措施將再延長1個月至9月底之后,俄羅斯也宣布將在9月減少石油出口量,削減規模為每日30萬桶,這無疑給原油市場“火上澆油”。國際油價已經連續6周上漲,美油已累漲約20%,布油漲約17%,創下一年多來“最長連漲周”。
“供給側”已定調,100多種化工品觸底反彈漲價!
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強調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通過終端需求帶動有效供給,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時隔三年再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原因在于當前國內面臨著產能過剩和投資過剩等問題,僅從需求端加大刺激消費效果可能會見效甚微,因此要想轉換格局,需要從供給側進行解決。會議定調后,釋放的積極信號催生市場情緒沸騰,會議次日A股及大宗商品市場大面積飄紅,化工期現貨強勢推升,現貨市場131種主要化工品中,超過40%的化工品價格上漲,可見政策導向已經迅速落實在化工產業鏈上。
一方面是國內的供給側定調,另一方面是海外歐佩克減產造成原油價格上升,二者共同推動了化工市場觸底反彈,眾多化工企業借助政策“東風”,紛紛拉開漲價序幕。據涂料采購網不完全統計,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化工市場已有100多種化工品價格上漲,其中粗苯價格上漲32%,丙酮、加氫苯、純苯、苯酚等化工品噸價上漲超過1000元,漲幅超過20%。
與此同時,不少國內外化工龍頭企業紛紛開始拉抬產品售價。
J·PLUS株式會社宣布將8月16日起上調聚酯系增塑劑產品價格,己二酸類漲8日元/kg(約合404元/噸)以上、聚酯類漲14日元/kg(約合706元/噸)以上。
日本丙酮大型生產商KH株式會社宣布于8月8日起,將提高公司生產的各種化學的價格。丙酮型(2-丙醇)上漲12日元/kg(約合605元/噸)以上;MIBK和二丙酮醇(4-羥基-4-甲基-2-戊酮)上漲35日元/kg(約合1766元/噸)以上。
萬華化學產品報價單顯示,多種化工品價格上漲,其中丁二烯山東區域報價上漲500元/噸至8100元/噸,MTBE山東、華東區域均上漲150元/噸,分別至7850元/噸、7950元/噸,丙烯酸華北、華東區域均上漲50元/噸,分別至5950元/噸、6050元/噸,丙烯酸丁酯華北、華東、華南區域報價均上漲50元/噸,分別報價9100元/噸、9000元/噸、8900元/噸。
鈦白粉、環氧樹脂、TGIC幾十家生產商漲價!
不同于此前化工市場廣泛漲價,如今經過幾個月的發酵和醞釀,這波漲勢已經傳導至涂料行業,其上游鈦白粉、環氧樹脂、TGIC等原材料均出現了價格上漲的情況。
鈦白粉市場,龍佰集團、中核鈦白、安納達、金浦鈦業、金茂鈦業、海峰鑫化工、天原集團等20多家鈦白粉企業發函宣布漲價,8月起正式拉開了漲價的序幕,國內上調600-1000元/噸,國際上調100-150美元/噸。產業鏈上游鈦礦市場價格再有上調,攀西某大廠鈦礦價格上調80元/噸,中小礦廠價格上調幅度在20-30元/噸,國內硫酸市場部分地區價格上行。
環氧樹脂市場,固體環氧樹脂價格較7月初環比增長1800元/噸,漲幅14.75%,液體環氧樹脂價格較7月初環比增長2400元/噸,漲幅19.20%。上游原材料雙酚A價格環比增長942元/噸,漲幅9.75%,環氧氯丙烷價格環比增長1175,漲幅15.85%。丙烯價格周內上漲50元/噸,華東99.5%甘油周內上漲50元/噸。
MDI價格環比上漲1400元/噸,漲幅8.76%;萬華化學8月份開始,聚合MDI掛牌價比7月份價格上調700元/噸,純MDI掛牌價比7月份價格上調1000元/噸。
TDI價格環比上漲875元/噸,漲幅4.83%;8月份開始,上海巴斯夫TDI開盤價格環比上漲1000元/噸,上海科思創最新TDI執行價環比上調700元/噸。
眼看“金九銀十”旺季將至,各涂料化工企業都做好了迎接下游訂單的準備,即便是復蘇沒有那么快,但是國內和國外的雙重“供給側”推動,已經讓他們具備了脫離市場需求基本面的漲價底氣。有化工人直言,這輪漲價是一場拉鋸戰,看誰堅持的時間長。如果漲勢長虹,社會庫存逐漸減少,下游還是要合理采購原料并且接受部分高昂的報價,畢竟幾十家企業集體行動,并不是誰都能抵御的了的。(來源:涂料采購網)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