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和一號”1E級磁浮子液位計浸沒試驗完成,“國和一號”示范工程技術鑒定試驗進度條“+1”。核能清潔、高效、優質,對優化能源結構、保障能源供給安全、實現“雙碳”目標、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要作用,核電已經成為閃耀世界的“中國名片”。目前,我國已擁有“國和一號”與“華龍一號”兩種自主三代核電技術,正向著核電強國快速邁進。
“國和一號”
加速攻關實現100%國產化
核電的自主化能力是衡量一國核電實力和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1987年開工建設的廣東大亞灣核電站,引進法國核電技術,核電設備國產化率僅1%。
“國和一號”是我國在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先進三代核電技術的基礎上,依托國家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重大專項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先進核電型號,代表著當今世界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單機功率達到150萬千瓦,是目前中國自主設計的最大功率核電機組。
自2020年9月研發完成以來,“國和一號”產業鏈國產化水平穩步提升,目前設備整體國產化率已達到90%,今年將實現整機設備100%國產化能力。到2025年,建成“技術上最先進最安全、裝備上完全自主可控、經濟上有顯著競爭優勢”的三代核電產業鏈。

昆侖潤滑“硬實力”
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
“國和一號”加速實現100%國產化的背后,離不開強大的科技實力和研發能力做支撐。
核電潤滑的關鍵核心是確保核電站的安全平穩長周期運行。昆侖潤滑憑借雄厚的技術實力和不懈的努力,攻克高溫、長壽命等核電潤滑難題,相應合成了五類抗氧劑,徹底解決了潤滑油的長壽命問題,形成了專有技術,自主研發的昆侖潤滑(核電專用)長壽命汽輪機油正常使用可保證20年不換油,助力核電站平穩運行。
2021年,昆侖潤滑核電專用油成功裝機國核壓水堆示范工程項目1、2號機組,進入先進的世界三代核電技術產業鏈,為推動實現“國和一號”所有設備材料的100%國產化做出了貢獻。
昆侖潤滑將持續在科技自立力強中發揮“國家隊”作用,不斷攻克“卡脖子”問題,以科技硬實力,為中國制造、高端裝備、關鍵核心技術提供潤滑服務,為推動高端裝備國產化貢獻力量。
中國潤滑油網致力于好文分享與行業交流,文章不代表平臺觀點。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慎涉及侵權,請留言刪除。歡迎轉載分享。
相關評論